11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主要
內容有三個方面:
(一)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概括起來說,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我國民營企業由
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我國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有的人發表了一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謂“民營經濟離場論”,說民營經濟已經完成使命,要退出歷史舞合;有的人提出所謂“新公私合營論”,把現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為新一輪“公私合營”;有的人說加強企業黨建和工會工作是要對民營企業進行控制,等等。這些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不符合黨的大政方針在這里,我要再次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都不要聽、不要信!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二)正確認識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近來,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有的民營企業家形容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這些困難和問題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等多重矛盾問題碰頭的結果是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結果。二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結果。三是政策落實不到位的結果。
(三)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主要抓好6個方面政策舉措落實:第一,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要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各項工作,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要加大減稅力度。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而且要簡明易行好操作,增強企業獲得感。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可以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要根據實際情況,降低社保繳費名義費率,穩定繳費方式,確保企業社保繳費實際負擔有實質性下降。
第二,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把銀行業績考核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掛鉤,解決不敢貸、不愿貸的問題。要擴大金融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發揮民營銀行、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投資、股權和債券等融資渠道作用。
第三,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要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菅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為民菅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環境,給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充足市場空間。要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要推進產業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清理違反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的政策文件,推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
第四,完善政策執行方式。任何一項政策出臺,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慮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考慮實際執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別,考慮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疊加效應,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提高工作藝術和管理水平,加強政策協調性,細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關配套舉措,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
第五,構建親清新型政離關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構度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要求落到實處,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花更多時間和精力關心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家成長,不能成為掛在嘴邊的口號。各相關部門和地方的主要負責同志要經常聽取民營企業反映和訴求,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對支持和引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克服困難、創新發展方面的工作情況,要納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圍。
第六,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穩定預期,弘揚企業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紀檢監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有時需要企業經菅者協助調查,這種情況下,要查清問題,也要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財產權益,保障企業合法經營。對一些民營企業歷史上曾經有過的一些不規范行為,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處理,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我多次強調要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最近人民法院依法重審了幾個典型案例,社會反映很好。
